图书介绍

中医食养保平安 中医饮食养生【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中医食养保平安 中医饮食养生
  • 罗增刚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ISBN:9787513250399
  • 出版时间:2018
  • 标注页数:264页
  • 文件大小:23MB
  • 文件页数:286页
  • 主题词:食物养生-普及读物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医食养保平安 中医饮食养生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认识中医食养1

一、中医食养——舌尖上的养生方法2

二、食养文化——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3

三、药食同源——既是食物也是药物5

四、温和调理——药补不如食补6

五、三因施膳——中医食养的特色8

六、食物的“味”与“道”10

第二章 四季食养各不同13

一、春季该怎样食养14

1.春季的季节特点14

2.春季人体易出现的健康问题14

3.春季宜用食材15

4.春季饮食宜忌17

5.春季食养药膳17

二、夏季该怎样食养19

1.夏季的季节特点19

2.夏季人体易出现的健康问题19

3.夏季宜用食材20

4.夏季饮食宜忌22

5.夏季食养药膳23

三、秋季该怎样食养24

1.秋季的季节特点24

2.秋季人体易出现的健康问题25

3.秋季宜用食材26

4.秋季饮食宜忌28

5.秋季食养药膳29

四、冬季该怎样食养30

1.冬季的季节特点30

2.冬季人体易出现的健康问题30

3.冬季宜用食材31

4.冬季饮食宜忌34

5.冬季食养药膳35

第三章 五脏食养——五脏安和不生病37

一、辨脏腑施膳39

二、学会调肝百病消40

1.肝脏食养宜忌41

2.调肝药膳42

三、药膳中的灵气帮你养心47

1.心脏食养宜忌48

2.养心药膳49

四、药膳健脾最适宜52

1.脾胃食养宜忌53

2.健脾药膳54

五、养好肺,更年轻59

1.肺脏食养宜忌60

2.养肺药膳61

六、养肾就是养命65

1.肾脏食养宜忌66

2.补肾药膳66

第四章 体质食养——九种体质要分清71

一、平和质食养73

1.饮食调养原则73

2.适用药膳73

二、气虚质食养74

1.气虚质的体质特点74

2.饮食调养原则74

3.适用药膳75

三、阳虚质食养75

1.阳虚质的体质特点76

2.饮食调理原则76

3.适用药膳76

四、阴虚质食养77

1.阴虚质的体质特点77

2.饮食调养原则78

3.适用药膳78

五、痰湿质食养79

1.痰湿质的体质特点79

2.饮食调理原则79

3.适用药膳80

六、湿热质食养80

1.湿热质的体质特点80

2.饮食调理原则81

3.适用药膳81

七、瘀血质食养82

1.瘀血质的体质特点83

2.饮食调理原则83

3.适用药膳83

八、气郁质食养85

1.气郁质的体质特点85

2.饮食调理原则85

3.适用药膳86

九、特禀质食养87

1.特禀质的体质特点87

2.饮食调理原则88

第五章 饮食宜忌不可忘89

一、饮食好习惯90

1.进餐时间有规律90

2.进餐量要适宜91

3.广泛摄入各种食材,合理搭配92

4.细嚼慢咽消化好93

5.食物寒热要适宜94

6.食养要顺应时令节气94

二、不良饮食习惯96

1.暴饮暴食伤肠胃96

2.饥饿减肥耗气血97

3.不吃早餐伤身体98

4.五味偏嗜损健康100

5.过食油腻生痰湿101

6.贪凉饮冷损胃阳102

7.过度饮酒危害大102

8.饮料不可当水喝103

第六章 常用食材105

一、蔬菜类106

1.南瓜106

2.菠菜106

3.西红柿106

4.葱107

5.生姜107

6.丝瓜107

7.白菜108

8.藕108

9.苦瓜108

10.黄瓜109

11.荸荠109

12.胡萝卜109

13.蘑菇109

14.辣椒110

15.大蒜110

16.韭菜111

17.茄子111

18.荠菜111

19.木耳111

20.旱芹菜112

21.黄豆芽112

22.莴苣112

23.冬瓜113

二、豆类及豆制品113

1.豆腐113

2.花生114

3.豇豆114

4.绿豆114

5.黄豆115

6.蚕豆115

7.黑豆115

8.豆浆115

9.豌豆116

三、粮食类116

1.糯米116

2.小麦116

3.栗子117

四、水果类117

1.葡萄117

2.桃118

3.梨118

4.芒果118

5.橄榄118

6.无花果119

7.猕猴桃119

8.樱桃119

9.荔枝119

10.西瓜120

11.香蕉120

12.石榴120

五、蛋类及乳制品121

1.鸡蛋121

2.羊乳121

3.鸭蛋122

六、畜禽类122

1.羊肉122

2.羊肺122

3.驴肉123

4.乌骨鸡123

5.猪肉123

6.猪蹄124

7.火腿124

8.牛肉124

9.牛肚125

10.羊肚125

11.鸡肝125

12.猪肝126

13.牛肝126

14.猪肺126

15.猪心126

16.羊心127

17.猪血127

七、水产品127

1.龙虾127

2.淡菜128

3.紫菜128

4.海参128

5.鲢鱼129

6.青鱼129

7.鳜鱼129

8.鲳鱼130

9.鲤鱼130

10.鳝鱼131

11.鲫鱼131

12.带鱼131

13.田螺131

14.泥鳅132

八、调味料132

1.味精132

2.红糖132

3.冰糖133

4.酒133

5.白砂糖133

6.红曲133

7.酒酿134

8.醋134

9.猪油134

10.麻油135

九、其他类135

1.芝麻135

2.向日葵子135

3.松子135

4.榛子136

5.桂花136

6.蚕蛹136

第七章 药食两用中药材137

一、补气类138

1.人参138

2.山药138

3.大枣139

4.黑枣139

5.甘草140

6.白扁豆140

7.沙棘141

二、养血类141

1.当归141

2.阿胶142

3.桑椹142

4.龙眼肉(桂圆)143

三、养阴类143

1.玉竹143

2.黄精144

3.黑芝麻144

4.枸杞子145

四、温阳类145

益智仁145

五、发散风寒类146

1.紫苏146

2.生姜146

3.白芷147

4.香薷147

六、疏散风热类148

1.薄荷148

2.葛根148

3.淡豆豉149

4.菊花149

5.桑叶150

七、清热泻火类150

1.鲜芦根150

2.栀子151

3.淡竹叶151

4.菊苣151

5.荷叶152

6.夏枯草152

7.余甘子153

八、清热解毒类153

1.金银花153

2.蒲公英154

3.青果154

4.鱼腥草155

5.马齿苋155

九、清热利湿类156

赤小豆156

十、利水渗湿类156

1.茯苓156

2.薏苡仁157

3.枳椇子157

十一、润肠通便类158

1.郁李仁158

2.火麻仁158

3.榧子158

4.蜂蜜159

十二、清肝明目类159

决明子159

十三、平肝息风药160

牡蛎160

十四、养心安神类160

1.酸枣仁160

2.百合161

十五、清热化痰类161

1.桔梗161

2.胖大海162

十六、温化寒痰类163

1.黄芥子163

2.橘红163

十七、止咳平喘类164

1.杏仁(甜杏仁、苦杏仁)164

2.紫苏子164

3.罗汉果165

十八、化湿类165

1.藿香165

2.白扁豆花166

3.砂仁166

4.草果167

十九、行气类167

1.青皮167

2.佛手168

3.香橼168

4.薤白169

5.刀豆169

6.代代花170

7.玫瑰花170

二十、温里类171

1.肉桂171

2.干姜171

3.丁香172

4.小茴香173

5.花椒173

6.荜茇174

7.黑胡椒174

8.高良姜175

9.八角茴香175

二十一、消食类176

1.麦芽176

2.山楂176

3.莱菔子177

4.鸡内金177

二十二、祛风湿类178

1.木瓜178

2.蝮蛇178

3.乌梢蛇179

二十三、活血化瘀类179

1.桃仁179

2.姜黄180

二十四、止血类180

1.小蓟180

2.鲜白茅根181

3.槐米181

4.槐花182

5.酸枣肉182

二十五、软坚散结类183

昆布183

二十六、固涩类183

1.肉豆蔻183

2.覆盆子184

3.莲子185

4.芡实185

5.白果186

第八章 常用药膳食养方187

一、清热类188

1.瓜皮绿豆粳米粥188

2.银菊玉竹饮188

3.荷叶双豆粥188

4.翠衣荷菊饮189

5.清络代茶饮189

6.荷苓薏仁粥189

7.苦瓜玉竹茶190

8.莴苣苹果汁190

9.银菊茶190

10.三豆饮191

11.凉拌荠菜191

12.金银冬瓜汤191

13.木耳苦瓜炒鲜虾192

14.菊花罗汉果饮192

15.清炒苦瓜192

16.莴苣炒银耳193

二、行气活血类193

1.橘皮生姜汤193

2.薤白糯米酒193

3.三花橘皮茶194

三、调肝类194

1.黄芪夏杞茶194

2.荠菜鸡蛋饺194

3.面蒸夏枯草195

4.芹菜炒香菇195

5.降压饮195

6.菊花鸡片196

四、健脾类196

1.轻身粥196

2.薏仁冬瓜汤197

3.莲子糕197

五、滋阴类198

1.百合银耳羹198

2.玉竹焖鸭198

3.玉竹老鸭煲198

4.杞叶桃仁199

5.天麻鸡汤199

6.山药饼199

7.玉竹猪心片200

8.木耳鱼片200

9.虫草老鸭煲200

六、温补类201

1.肉桂羊肉汤201

2.草果麦仁汤202

七、补血类202

1.红枣紫米蒸莲藕202

2.五元补鸡202

3.玉兰鱼球203

八、补气类203

1.黄芪枸杞茶203

2.清蒸人参鸡203

3.枸杞鸡丁204

4.菊参茶204

5.黄芪蒸鸡205

6.菠萝杏仁豆腐205

7.归芪蒸鸡206

8.枸杞核桃鸡丁206

第九章 饮食养生问答207

1.失眠人群如何吃208

2.高血压人群如何选择食疗药膳211

3.高脂血症人群如何吃212

4.糖尿病人群如何进行食疗213

5.视疲劳人群如何进行食疗215

6.亚健康人群如何进行药膳调理218

7.脑卒中人群如何吃221

8.冠心病人群如何吃222

9.减肥健美如何选择食疗药膳224

10.头发早白如何进行食疗225

11.小儿咳嗽如何进行食疗227

12.经常烦躁易怒适合吃什么228

13.小儿慢性胃炎如何食疗229

14.女性气血不足吃哪些中药比较好230

15.小儿多汗症如何用药膳调理231

16.产后不适怎么用食疗药膳调理232

17.肾虚怎么食疗233

18.消化不良怎么食疗233

19.如何选择菊花茶?菊花茶是不是人人都适合喝234

20.什么才是清淡饮食235

21.水果蔬菜榨汁更有营养吗236

22.水果能代替蔬菜吗237

23.食疗可不可以代替药物238

24.哪些人群需要进补?老年人应该如何进补238

25.喝中药有什么忌口吗239

26.土鸡蛋更有营养吗240

27.大蒜有什么功效?吃大蒜能消毒吗241

28.熏醋能杀毒吗242

29.洋葱和花生同食能降血压吗242

30.姜枣茶我能喝吗243

31.大气污染时怎样进行药膳养生243

32.怎样正确地喝茶245

33.人参、阿胶、枸杞子、灵芝、藏红花、西洋参、铁皮石斛,这些药用食材如何保存246

34.阿胶应该如何吃248

35.常吃的野菜具有什么功效248

36.人参适合所有人用吗250

37.“食物相克”到底科学吗251

38.牛奶怎么喝才更健康251

39.食疗真的安全无毒吗252

40.“中药零食”适合所有人食用吗253

41.葛根和绿豆汤能有效解酒吗254

42.为什么要“冬令进补”254

43.药酒适合所有人吗255

44.羊肉适合所有人吃吗256

45.醋适合所有人吃吗257

46.红花与西红花功效一样吗257

47.吃素就能降血脂、减肥?吃素适合所有人吗258

48.食物有五性之分、五味之别吗258

49.红枣食疗方法有哪些259

50.枸杞子泡水喝有什么功效260

51.喝酸梅汤有什么好处261

52.土豆的食疗功效有哪些262

53.西洋参泡水喝有什么功效26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