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建筑物鉴定加固与增层改造【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 黄兴棣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12102051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746页
- 文件大小:198MB
- 文件页数:768页
- 主题词:建筑物-加固;建筑物-改建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建筑物鉴定加固与增层改造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概论1
1.1建筑物鉴定与加固的必要性及其意义1
1.1.1导致建筑物不平衡的主要因素1
1.1.2建筑物鉴定加固的必要性及其意义4
1.2建筑物鉴定与加固的发展现状及展望4
1.2.1三个发展阶段4
1.2.2发展前景8
1.3建筑物可靠性鉴定综述9
1.3.1建筑结构可靠性基本概念9
1.3.2结构可靠度研究概况17
1.3.3建筑物可靠性鉴定概述22
1.4建筑结构加固技术综述25
1.4.1结构加固学与加固技术25
1.4.2结构加固的分类26
1.4.3结构加固新技术简述26
1.5建筑物增层改造技术综述33
1.5.1概述33
1.5.2建筑物增层技术简述36
1.5.3建筑物改造技术简述38
参考文献39
第2章 结构现场检测42
2.1概述42
2.1.1检测范围和分类42
2.1.2检测工作程序与基本要求43
2.1.3检测方法和抽样方案43
2.1.4检测报告44
2.1.5检测单位和检测人员45
2.2混凝土强度检测45
2.2.1回弹法45
2.2.2钻芯法51
2.2.3后装拔出法57
2.3混凝土缺陷和裂缝检测60
2.3.1裂缝和外观质量评定60
2.3.2超声检测设备61
2.3.3浅裂缝检测61
2.3.4深裂缝检测63
2.3.5不密实区和空洞检测63
2.3.6混凝土结合面质量检测64
2.3.7表面损伤层检测65
2.4钢筋位置与锈蚀程度检测65
2.4.1钢筋位置与保护层厚度检测65
2.4.2钢筋锈蚀程度检测66
2.5钢结构的非破损检测66
2.6砌体强度检测67
2.6.1原位轴压法68
2.6.2扁顶法69
2.6.3原位单剪法70
2.6.4原位单砖双剪法71
2.7砌体砂浆强度检测72
2.7.1推出法72
2.7.2筒压法73
2.7.3回弹法74
2.7.4射钉法76
2.7.5贯入法77
2.8结构的静载试验79
2.8.1试验加载方法80
2.8.2预制构件支承方式80
2.8.3试验数据量测方法81
2.8.4荷载试验操作步骤82
2.8.5数据处理与结果判定86
参考文献90
第3章 建筑结构可靠性鉴定91
3.1概述91
3.1.1鉴定分类91
3.1.2鉴定程序和内容92
3.2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95
3.2.1鉴定评级标准95
3.2.2构件安全性鉴定评级99
3.2.3子单元安全性鉴定评级104
3.2.4鉴定单元安全性评级110
3.2.5子单元正常使用性鉴定评级111
3.3工业建筑可靠性鉴定112
3.3.1鉴定程序112
3.3.2鉴定等级标准113
3.3.3结构的鉴定评级114
3.3.4围护结构系统的鉴定评级123
3.3.5工业厂房的综合鉴定评级123
3.4工业构筑物的鉴定评级125
3.4.1一般要求125
3.4.2烟囱的鉴定评级126
3.4.3水塔和水池的鉴定评级128
3.4.4贮仓的鉴定评级130
3.4.5通廊和管道支架的鉴定评级130
3.5危险房屋的鉴定132
3.5.1评定原则与方法132
3.5.2构件危险性鉴定133
3.5.3房屋危险性鉴定137
3.6工程实例139
3.6.1民用建筑的可靠性鉴定139
3.6.2某公司带钢厂轧钢车间部分区域厂房结构可靠性鉴定143
3.6.3某地铁车辆厂露天栈桥结构可靠性鉴定154
3.6.4某住宅楼煤气爆炸的房屋结构安全性鉴定162
参考文献165
第4章 建筑结构加固的基本原则166
4.1结构加固的特点与基本原则166
4.1.1结构加固的特点166
4.1.2结构加固的基本原则167
4.2结构加固后的安全等级及目标使用期169
4.2.1结构加固后的安全等级169
4.2.2结构加固后的目标使用期169
4.3结构加固工作程序171
4.3.1结构加固方案172
4.3.2结构加固设计172
4.3.3加固施工173
4.3.4竣工验收173
4.4结构加固方法及其选择174
4.4.1直接加固法174
4.4.2间接加固法178
4.4.3结构整体性加固180
4.4.4裂缝(纹)修补方法180
参考文献183
第5章 混凝土结构加固技术184
5.1结构构件加固原理184
5.2加固材料185
5.2.1基本材料185
5.2.2结构胶粘剂188
5.2.3纤维增强材料190
5.2.4钢丝绳网片-聚合物砂浆194
5.3增大截面加固技术196
5.3.1概述196
5.3.2基本假定198
5.3.3受弯构件正截面加固计算201
5.3.4受弯构件斜截面加固计算205
5.3.5矩形截面受压构件计算207
5.3.6构造要求211
5.3.7施工措施216
5.4置换混凝土加固法218
5.4.1轴心受压构件加固计算218
5.4.2偏心受压构件加固计算219
5.4.3受弯构件加固计算219
5.4.4构造规定219
5.5外粘型钢加固法221
5.5.1概述221
5.5.2外粘型钢加固混凝土正截面设计222
5.5.3外粘型钢加固矩形柱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226
5.5.4构造规定227
5.6粘贴纤维复合材加固技术230
5.6.1粘贴碳纤维加固的特点和使用范围230
5.6.2碳纤维加固受弯构件正截面计算231
5.6.3碳纤维加固受弯构件斜截面计算236
5.6.4碳纤维加固受压构件计算239
5.6.5碳纤维加固受拉构件计算242
5.6.6碳纤维提高柱的延性的计算242
5.6.7构造要求243
5.6.8碳纤维片材加固施工工艺245
5.7粘贴钢板加固法247
5.7.1适用范围247
5.7.2粘贴钢板加固受弯构件正截面计算247
5.7.3粘贴钢板加固受弯构件斜截面计算250
5.7.4构造规定251
5.8绕丝加固法253
5.9改变受力体系加固设计254
5.9.1增设支点加固254
5.9.2托梁拔柱技术259
5.9.3构造规定260
5.10钢丝绳网片-聚合物砂浆外加层加固法261
5.10.1设计规定261
5.10.2受弯构件正截面加固计算262
5.10.3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263
5.10.4受弯构件斜截面承载力计算265
5.10.5加固截面刚度计算265
5.11混凝土裂缝修补灌浆加固技术266
5.11.1灌浆加固适用范围266
5.11.2灌浆加固施工方法266
5.12植筋技术268
参考文献280
第6章 砌体结构加固技术281
6.1概述281
6.1.1砌体结构的特点281
6.1.2砌体结构加固改造方法281
6.1.3砌体结构加固改造设计原则283
6.1.4砌体结构加固截面承载力分析284
6.1.5加固材料选择289
6.2钢筋混凝土面层加固砌体墙290
6.2.1特点290
6.2.2加固设计及构造290
6.2.3喷射混凝土材料要求294
6.2.4施工工艺295
6.3砂浆面层加固砌体墙296
6.3.1水泥砂浆面层加固法297
6.3.2钢筋网水泥砂浆面层加固法297
6.3.3钢绞线网聚合物砂浆加固法298
6.4钢筋混凝土、钢筋网砂浆围套加固砌体柱302
6.4.1加固设计302
6.4.2加固材料及构造302
6.4.3施工要点303
6.5外包型钢加固砌体柱303
6.5.1外粘型钢加固法构造规定304
6.5.2外粘型钢施工要求304
6.5.3预应力撑杆施工305
6.6砌体托换加固技术305
6.7外粘纤维材料加固技术306
6.7.1加固方法的特点306
6.7.2粘贴胶材料要求307
6.7.3加固工程应用307
6.7.4粘贴复合材料构造规定307
6.7.5碳纤维片材加固施工308
6.8砌体结构裂缝原因分析与修补处理309
6.8.1砌体结构裂缝原因分析310
6.8.2砌体结构裂缝修补和处理方法310
6.8.3砌体结构裂缝预防方法312
6.9砌体结构加固实例315
6.9.1育才小学雏鹰楼墙体采用钢筋网水泥砂浆面层加固315
6.9.2江苏某模具有限公司厂房纵墙采用增设砖壁柱加固317
6.9.3宿迁某家禽品种改良中心饲料加工育雏舍砖柱采用外包钢加固319
6.9.4某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办公楼采用拉杆加固320
参考文献322
第7章 钢结构加固技术324
7.1概述324
7.1.1加固的原因324
7.1.2加固的方法及其选择的原则324
7.1.3加固计算的基本规定326
7.2加大构件截面的加固技术326
7.2.1简介326
7.2.2加大构件截面加固的计算328
7.3改变结构计算简图的加固技术340
7.4加固中连接问题的处理343
7.4.1概述343
7.4.2焊缝连接的加固343
7.4.3螺栓和铆钉连接的加固344
7.4.4加固件的连接345
7.5裂纹的修复与加固345
7.5.1一般规定345
7.5.2裂纹的修复与加固方法346
7.6构造与施工要求348
7.6.1一般要求348
7.6.2关于加大构件截面的要求348
7.6.3关于连接的要求348
7.6.4施工安全349
7.6.5工程验收349
7.7工程实例350
7.7.1某屋架结构的加固350
7.7.2某网架结构的加固351
7.7.3某排架结构的加固353
7.7.4门式刚架厂房加固实例1——综合加固354
7.7.5门式刚架厂房加固实例2——粘钢加固358
7.7.6门式刚架厂房加固实例3——预应力加固361
7.7.7某炼钢厂厂房的改造与加固364
参考文献366
第8章 木结构加固技术367
8.1概述367
8.2加固基本原则374
8.3加固设计计算376
8.4常用加固方法379
8.4.1腐朽构件加固方法及示例379
8.4.2木构件裂缝的加固及示例386
8.4.3其他加固386
参考文献389
第9章 预应力加固技术390
9.1预应力加固机理与特点390
9.1.1预应力加固机理390
9.1.2预应力加固特点392
9.2预应力加固设计规定与计算392
9.2.1预应力加固的设计规定392
9.2.2预应力加固的计算393
9.3体外预应力束400
9.3.1一般规定400
9.3.2体外束的组成400
9.3.3体外预应力束布置401
9.3.4体外预应力加固梁的内力分析与承载力计算402
9.4预应力加固构造408
9.4.1端部锚固方式408
9.4.2采用预应力拉杆、撑杆进行加固410
9.4.3采用预应力钢绞线体外束进行加固413
9.5预应力材料414
9.5.1预应力筋414
9.5.2涂层预应力筋416
9.5.3预应力筋用锚具418
9.5.4预应力成孔材料422
9.6预应力施工设备与配件423
9.6.1液压张拉千斤顶423
9.6.2电动油泵424
9.6.3其他预应力设备与配件425
9.7预应力施工工艺426
9.7.1孔道留设426
9.7.2预应力筋制作与穿束427
9.7.3预应力筋张拉428
9.7.4孔道灌浆和端部封裹432
9.8预应力加固防腐与防火433
9.8.1防腐措施433
9.8.2防火措施433
9.9预应力工程质量检验434
9.9.1预应力材料及承力部件434
9.9.2预应力筋制作与安装436
9.9.3预应力筋张拉437
9.9.4孔道灌浆与端部保护438
9.10预应力加固技术的应用438
9.10.1预应力加固技术在房屋结构中的应用438
9.10.2预应力加固技术在桥梁结构中的应用451
9.10.3预应力碳纤维板在桥梁加固中的应用457
参考文献461
第10章 增层与改造工程技术463
10.1概述463
10.1.1对已有房屋进行增层加固改造的意义463
10.1.2国内外增层加固技术应用及发展464
10.1.3国内建筑增层的主要形式468
10.2增层工程基本原则468
10.2.1一般原则468
10.2.2增层加固的设计目标469
10.2.3增层加固技术的设计原则470
10.2.4增层加固技术的技术经济分析471
10.2.5增层加固技术的主要工作内容472
10.3直接增层技术474
10.3.1直接增层的主要结构体系474
10.3.2直接增层结构的设计477
10.3.3直接增层结构的构造要求481
10.4外套结构增层技术483
10.4.1外套增层结构体系483
10.4.2外套增层结构的设计483
10.4.3外套增层结构的构造要求488
10.4.4外套增层结构设计与施工中的一些其他问题489
10.5室内增层技术490
10.5.1室内增层的结构体系491
10.5.2室内增层结构的设计493
10.5.3室内增层结构的构造要求494
10.6改造技术494
10.6.1概述494
10.6.2改造工程面临的问题495
10.6.3改造工程的设计原则498
10.6.4混合结构的改造技术499
10.6.5混凝土结构的改造技术500
10.6.6改造工程中的拆除技术501
10.7工程实例501
参考文献565
第11章 地基基础加固技术567
11.1已有地基基础评价567
11.1.1已有建筑物地基的评价567
11.1.2已有建筑物地基承载力计算569
11.1.3已有建筑物基础的评价570
11.2地基加固基本方法571
11.2.1注浆法571
11.2.2注浆材料572
11.2.3注浆理论573
11.2.4注浆设计575
11.2.5方案选择576
11.2.6注浆效果的确认方法577
11.3浅基础加固技术578
11.4深基础加固技术580
11.4.1锚杆静压桩法581
11.4.2树根桩法582
11.5地基基础加固工程实例582
11.5.1压密注浆工程实例582
11.5.2扩大基础工程实例584
11.5.3桩基托换工程实例586
11.5.4倾斜砖石古塔纠偏的设计与实践588
参考文献594
第12章 建筑结构抗震鉴定与加固技术595
12.1概述595
12.1.1震害分析与结构概念设计595
12.1.2现有建筑物抗震鉴定与加固标准599
12.1.3已有建筑物抗震鉴定与加固的基本规定601
12.2已有建筑物抗震鉴定主要内容603
12.2.1砌体结构抗震鉴定603
12.2.2单层砖柱厂房和空旷房屋的抗震鉴定605
12.2.3钢筋混凝土排架结构抗震鉴定605
12.2.4钢筋混凝土框架以及框架-抗震墙结构抗震鉴定607
12.2.5高层钢筋混凝土框架-抗震墙结构抗震鉴定实例609
12.3增大结构抗震能力的加固技术625
12.3.1砌体结构的抗震加固技术625
12.3.2混凝土结构的抗震加固技术628
12.4减少地震作用的加固方法630
12.4.1基础隔震加固法631
12.4.2耗能减震加固法631
12.5结构抗震加固实例635
参考文献646
第13章 火灾后建筑结构鉴定与加固技术647
13.1概述647
13.2火灾温度的判定648
13.2.1外观检查方法648
13.2.2混凝土表面烧疏层厚度法649
13.2.3由火灾燃烧时间推算火灾温度649
13.2.4碳化深度检测法649
13.2.5根据混凝土强度降低系数推定火场温度650
13.2.6混凝土烧失量试验650
13.2.7化学分析法650
13.2.8电子显微镜分析法650
13.2.9颜色分析651
13.2.10根据标准升温曲线652
13.2.11超声波方法653
13.2.12根据钢结构损坏现象653
13.3火灾作用下的结构性能653
13.3.1火灾作用下混凝土材料的力学性能653
13.3.2火灾作用下钢筋的力学性能655
13.3.3火灾作用下钢筋与混凝土间的粘结性能656
13.3.4火灾作用下钢材的力学性能657
13.3.5火灾作用下砌体的力学性能658
13.3.6火灾作用下的混凝土结构构件659
13.3.7火灾作用下的钢构件660
13.3.8火灾作用下的钢筋混凝土结构660
13.3.9火灾作用下的钢结构661
13.4火灾后混凝土结构和砌体结构的性能661
13.4.1火灾后混凝土结构损伤的特点661
13.4.2火灾后普通混凝土的受力性能662
13.4.3火灾后高强混凝土的受力性能663
13.4.4火灾后钢筋和预应力钢筋的受力性能663
13.4.5火灾后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性能664
13.4.6高温后钢筋混凝土梁板的力学性能665
13.4.7火灾后钢材的力学性能665
13.4.8火灾后砌体材料的力学性能665
13.5火灾后建筑结构鉴定的程序和内容666
13.6火灾后混凝土结构的鉴定667
13.6.1火灾后混凝土结构损伤检测667
13.6.2火灾后混凝土材料强度检测671
13.6.3火灾后混凝土结构构件的初步鉴定评级672
13.6.4火灾后混凝土结构构件的详细鉴定评级674
13.7火灾后钢结构的鉴定674
13.8火灾后砌体结构的鉴定675
13.9火灾后结构的加固676
13.9.1火灾后混凝土结构的加固676
13.9.2火灾后钢结构的加固676
13.9.3火灾后砌体结构的加固677
13.10工程实例677
13.10.1实例13-1677
13.10.2实例13-2681
13.10.3实例13-3685
13.10.4实例13-4689
参考文献690
第14章 古建筑与历史(近现代)保护性建筑的鉴定与加固技术694
14.1概述694
14.2保护古建筑木结构的基本原则699
14.3古建筑木结构加固计算原则702
14.3.1古建筑木结构的荷载703
14.3.2木材及其设计指标705
14.3.3计算的一般规定710
14.4木构架的整体维修与加固710
14.4.1打牮拨正法710
14.4.2落架大修711
14.4.3修整加固712
14.4.4临时支顶加固712
14.5构件的拆换更新713
14.5.1木柱713
14.5.2梁枋713
14.5.3角梁714
14.5.4椽子714
14.5.5斗栱714
14.6干缩裂缝加固715
14.6.1木柱715
14.6.2梁枋716
14.7腐朽构件的加固716
14.8柱、梁枋的化学加固717
14.9其他构件和连接损坏的加固719
14.10加固实例719
14.11近现代优秀建筑保护原则和设计依据722
14.11.1近现代优秀建筑保护概述722
14.11.2近现代优秀建筑的保护原则723
14.11.3近现代优秀建筑保护设计依据724
14.12优秀历史建筑保护结构技术725
14.13历史建筑保护中修缮技术728
14.14历史建筑修缮施工技术732
14.15优秀历史建筑的保护与修缮工程实例737
参考文献746
热门推荐
- 3664732.html
- 913598.html
- 776544.html
- 207843.html
- 1186914.html
- 1638452.html
- 1668866.html
- 1719055.html
- 3326131.html
- 370201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6232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1056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7766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3392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0433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5881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5656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4602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1343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18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