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上天入地 下海登极 当代地球科学研究新进展与前沿【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上天入地 下海登极 当代地球科学研究新进展与前沿
  • 张训华,莫杰等编著 著
  • 出版社: 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7015630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504页
  • 文件大小:88MB
  • 文件页数:530页
  • 主题词:地球科学-科学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上天入地 下海登极 当代地球科学研究新进展与前沿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天篇3

一、在茫茫宇宙中追寻灿烂星空3

(一)飞向深空3

(二)空间实验3

(三)探测火星4

二、我国实现飞天梦5

(一)神舟载人飞船飞向太空5

(二)嫦娥三号和“玉兔”号月球车7

(三)天宫二号/嫦娥四号、嫦娥五号10

(四)月宫一号乘员出舱11

(五)我国空间站12

(六)探索宇宙之谜13

(七)探测器要去火星14

(八)2020年发射火星无人探测器/2030年有望登月14

三、人类登月第一人16

(一)登月脚印千年留存16

(二)人类太空探索大事记17

四、人类进入太空50多年19

(一)成就:开创了太空时代19

(二)挫败:22名宇航员丧生19

(三)未来:多国太空计划20

(四)临终:挂念家人21

(五)争议:人类是否有必要上太空21

五、月球“芳龄”43.6亿年22

(一)最新研究成果22

(二)测试结果的可信度23

(三)月球无火山之谜23

(四)中国编制首幅月球地质图24

(五)月球有丰富的宝藏26

六、美国“好奇”号在火星上发现了什么27

(一)有黏土矿物迹象27

(二)土壤样本含有碳的迹象27

(三)大气中微量水蒸气和极微量甲烷27

(四)首次计划带火星岩土回地球28

七、探寻外星生命路漫漫29

(一)神秘电波来自何方29

(二)发现外星飞船残骸29

(三)陨石坠落引起爆炸30

(四)神秘电波来自1000光年外30

(五)向太空发出“回应信号”31

(六)探寻外星生命有希望吗31

(七)神秘的UFO31

八、人类将造访火星33

(一)20年后人类将登陆火星吗33

(二)登陆火星的难题34

(三)着陆考察任务35

(四)火星表面存在冰冻水36

(五)火星上还发现些什么36

(六)火星可能足以支持生命37

(七)30年后地球人进驻火星38

(八)火星探测器踏上发现之旅39

(九)火星和月球是深空探测的焦点40

(十)美国为登陆火星测试“飞碟”41

(十一)俄欧探测器将登上火星41

(十二)印度探测器接近火星42

九、探测宇宙深空43

(一)恒星宜居带首现地球“堂兄弟”43

(二)寻找外星生命44

(三)“开普勒”发现系外行星45

(四)人类探测器首次登陆彗星46

(五)“罗塞塔”探测器入彗星轨道47

(六)“新视野”号拍到冥王星照片47

(七)NASA发现“另一个地球”48

(八)“朱诺”号将揭木星“面纱”49

(九)超级天眼FAST50

(十)美探测器启程51

十、宇宙3D图·宜居行星52

(一)最大宇宙3D图52

(二)5颗有潜在生命的宜居行星52

(三)霍金眼中的“第二地球”53

(四)霍金的“突破射星”计划54

(五)“激光飞船”尚属科幻54

(六)未来人类将去哪里55

入地篇61

十一、当今地球科学发展趋势61

(一)地球科学发展趋势61

(二)美国地球科学远景报告解读64

(三)21世纪地球科学十大挑战难题66

(四)美国地质调查研究在关注什么67

(五)美国地质调查局的科学新观71

(六)当今地学调查研究发展新趋势73

十二、探测地球深部奥秘75

(一)中国“入地计划”拉开序幕75

(二)我国深部探测研究获重要发现76

(三)我国深部探测研究取得突破性成果77

(四)我国地球深部探测技术与实验研究取得新成果78

(五)美科学家揭开地核奥秘82

(六)科学家设想向地心“发射”探测器83

(七)美国发现最大的地球磁场裂口84

(八)科学家拟“钻透”50万年地质史85

(九)“雪地地球”假说有了新证据86

(十)澳大利亚发现最古老化石86

(十一)我国新发现的两个陨石撞击坑88

(十二)地球氧气出现时间或提前10亿年89

(十三)地球早期氧气突然增多之谜89

(十四)世界最大陨石坑群/撞击区90

十三、地球生命起源92

(一)生命起源探索之路92

(二)澳大利亚发现最早生命摇篮99

(三)地球“冷水浴”生命大爆发100

(四)42亿岁钻石将地球生命提早7亿年101

(五)地球生命或来自太空102

(六)生命起源于湖泊还是海洋102

(七)地球早期氧气突然增多之谜103

(八)美国科学家预测地球将重返超级大陆104

十四、地质调查与矿产资源105

(一)国际地层委员会认定第四纪时限105

(二)我国地学研究的8个重大问题107

(三)我国10年国土资源大调查成果斐然107

(四)我国发现国内最大的世界级铀矿109

(五)我国新发现大中型矿产地398处110

十五、陆地油气资源111

(一)我国油气资源家底知多少111

(二)我国能源发展战略112

(三)近期我国新发现的五大天然气田113

(四)我国石油可采资源量212亿吨114

(五)重油有望成为我国重要战略接替能源115

(六)我国主要能源产业发展前景117

(七)全国油气资源评价的若干新认识119

(八)“十一五”我国油气勘探成果斐然120

(九)我国能源战略与“十二五”能源发展122

(十)“十二五”末我国能源消费总量将超过43亿吨标准煤124

(十一)中国已成为世界最大能源消费国124

(十二)我国石油天然气资源动态评价成果126

(十三)新一轮全国油气资源评价成果126

(十四)我国2011年石油、天然气、煤层气储层数据128

(十五)我国石油资源量估算超650亿吨129

(十六)美国5年后将成为全球最大产油国129

(十七)我国油气资源勘查评价中长期发展规划131

(十八)2012年我国油气勘探开发新进展及2014年全国油气资源潜力动态评价133

(十九)2015年世界油气资源勘探开发进展138

(二十)全球石油还够开采150年154

(二十一)我国油气资源储量保持增长态势156

(二十二)2013年我国石油天然气产量再创新高157

(二十三)2013年我国石油新增探明地质储量逾10亿吨158

(二十四)新发现:地幔可能含大量石油158

十六、陆地页岩气资源160

(一)我国页岩气勘探开发进入“黄金年华”160

(二)我国“十二五”非常规能源发展规划161

(三)美国页岩油气产业发展迅猛162

(四)我国首次评价页岩气资源潜力164

(五)我国非常规天然气迎来迅速发展期165

(六)中国进口石油超美国意味着什么166

十七、地球正经历第六次物种灭绝169

(一)15589个物种遭灭绝威胁169

(二)生物多样性面临五大威胁169

(三)物种每年提供经济价值33万亿美元170

(四)二叠纪生物大灭绝事件研究有新说170

(五)“恐龙灭绝”争论有望终结171

(六)科学家提出恐龙灭绝新说172

十八、地震与海啸174

(一)当今地球处于强烈地质变化期174

(二)全球地震进入相对活跃期176

(三)全球将面临二次“巨震时代”177

(四)汶川地震为何如此强烈178

(五)日本仙台近海强震与大海啸180

(六)日本海底活动断层可能引发海啸182

(七)日本海底钻井1.4千米首次触及地震带183

(八)日本钻探到最活跃海底地震带1.6千米深处184

(九)“地球”号探测船开钻海底震源带185

(十)日本“地球”号深海钻探船再探地震起因185

(十一)进入地壳深部探测地震186

十九、全球气候与环境变化188

(一)气候变化评估188

(二)未来10年气候变化预测188

(三)气候变化带来物种“洗牌”190

(四)我国湿地面积近50年减少1/3190

(五)保护“地球之肾”193

二十、地球“体检”很不健康进入“透支”生态超载期196

(一)地球“体检”很不健康196

(二)什么是地球生态超载日196

(三)近20年地球有哪些变化197

(四)海洋开发过度197

(五)地球生态系统的极限198

二十一、地球可能提早几百万年进入“人类世”202

(一)地球进入“人类世”202

(二)地质年代进程加快206

(三)划界需要有力证据206

(四)“人类世”的确定尚需时日207

(五)人类活动造成的地质变化207

(六)“人类世”到来的8个标志208

下海篇211

二十二、当今国际海洋地学发展趋势211

(一)展望10年国际海洋科技发展趋势211

(二)未来10年中国海洋发展战略213

(三)美国地调局海岸带与海洋地质研究重点214

(四)美国区域地质调查概况215

(五)英国海洋地学科技发展概况216

(六)日本海洋科学/海洋地学科技发展概况217

(七)韩国海洋科学/海洋地学科技发展概况218

(八)俄罗斯海洋科学/海洋地学科技发展概况220

(九)德国海洋科学/海洋地学科技发展概况222

(十)法国海洋科学/海洋地学科技发展概况223

(十一)加拿大海洋科学/海洋地学科技发展概况225

(十二)印度海洋科学/海洋地学科技发展概况227

(十三)世界大国强国较量深海大洋228

(十四)中国面临的海洋战略问题231

(十五)我国海洋地质调查研究成果丰硕234

(十六)我国首个中比例尺海洋区调示范图幅获重要进展237

(十七)中国海洋科技发展战略238

二十三、国际深海大洋钻探241

(一)国际海底区域矿产资源调查研究动态241

(二)大洋钻探新发现与深海研究243

(三)当前深海科学研究前沿248

(四)深海技术进步与深海矿产开发进展255

(五)高新技术给深海采矿带来新希望258

(六)科学家策划在海底打最深钻孔259

(七)国际IODP新10年计划首个航次在南海实施260

(八)深海:海洋地质研究的前沿262

(九)大洋钻探的主要科技成果264

(十)海洋空间站与海底观测站267

(十一)世界深海技术的发展268

二十四、深海大洋的新发现282

(一)英国科学家探测“海底黑洞”282

(二)深海热液喷口成因有新说282

(三)最新发现的十大深海奥秘283

(四)“海神”号探秘世界最深海沟287

(五)深海火山喷发奇观289

(六)世界最深海底火山的发现290

(七)德国机器人探测海底世界291

(八)世界海底隐藏着数百万座火山292

(九)日本在太平洋海底发现巨量“梦想之泥”293

(十)北大西洋海底发现大型热液喷溢口场294

(十一)夏威夷海床下发现巨型热岩区296

(十二)大西洋海底火山喷发形成新岛屿297

(十三)英国科学家发现最深最热海底热液喷口298

(十四)印度洋海底首现高浓度稀土软泥299

(十五)太平洋海底暗藏全球最大火山300

(十六)海南三沙发现世界最深蓝洞300

二十五、中国大洋科考与矿产资源302

(一)“大洋一号”在印度洋发现新的海底热液硫化物矿302

(二)我国在西南印度洋获取巨大热液硫化物302

(三)我国大洋热液科考获新突破303

(四)深海底矿产资源采矿业的前景305

(五)我国大洋科考进入“机器人”时代307

(六)深海技术进步与深海矿产开发进展308

(七)“大洋一号”首次海底深钻孔钻探成功310

(八)联合国批准中俄公海海底探矿311

(九)中国“蛟龙”号5000米级海试成功311

(十)“蛟龙”号连续突破下潜纪录提升深海资源勘探能力313

(十一)“海洋六号”在中/西太平洋海山区钻获结壳样314

(十二)“大洋一号”勘探之旅的重大突破与发现316

(十三)我国再获国际海底硫化物矿区的意义319

(十四)“蛟龙”号在大洋深海底发现了什么321

(十五)“蛟龙”号7000米级海试成功,创7062米新纪录322

(十六)我国最先申请富钴结壳矿区324

(十七)“大洋一号”从南大西洋采获1.2吨多金属热液硫化物326

(十八)我国深海采矿远景展望326

(十九)我国科学家乘“蛟龙”号探海底世界328

(二十)大洋第29/30航次太平洋科考成果丰硕331

(二十一)揭秘现代海底热液硫化物矿床成矿规律332

(二十二)大洋第29/31航次第三航段完美收官333

(二十三)大洋第29航次取得四大科考成果335

(二十四)2013年我国深海大洋调查研究重大成果336

(二十五)我国在西南印度洋首获碳酸盐“白烟囱”339

二十六、海洋油气资源342

(一)渤海湾发现10亿吨大油田的启示342

(二)我国已具备深水油气勘探能力343

(三)中海油钻获渤海湾第二大油田344

(四)我国海上最大气田开发启动345

(五)我国海洋油气产业迅猛发展345

(六)我国海洋油气勘探开发进入“深水区”347

(七)“十二五”我国海洋油气产量将逾亿吨349

(八)海洋石油勘探开发瞄准“深远”目标350

(九)2010年我国海洋油气资源勘探开发成果丰硕352

(十)2012年我国海洋油气勘探开发成果斐然353

(十一)我国在南海拉开“深水油气战略”序幕355

(十二)海洋资源丰富有待人类开发利用357

二十七、海洋新能源375

(一)我国海洋蕴藏巨量新能源375

(二)大规模开发潮汐能即将到来377

(三)我国加紧海洋能研究与开发利用378

(四)“后石油时代”的替代能源380

(五)我国开发海洋再生能源取得良好成效381

二十八、天然气水合物(可燃冰)383

(一)日本视可燃冰为能源救星383

(二)美国天然气水合物开发计划384

(三)我国南海神狐海域圈定11个可燃冰矿体385

(四)我国海域可燃冰调查研究获五大成果386

(五)日本将开展可燃冰开采试验387

(六)高新技术探查海底可燃冰资源388

(七)我国可燃冰商业开采前景展望390

(八)全球多国掀起可燃冰勘探热潮392

(九)我国南海可燃冰开发前景展望394

(十)日本天然气水合物开发计划397

(十一)日本可能成为“资源大国”399

(十二)日本“地球”号成功分离可燃冰401

(十三)我国攻克天然气水合物找矿预测技术402

(十四)海底蕴藏着巨量的可燃冰能源402

二十九、近岸海洋环境407

(一)海岸带:海洋开发的黄金地带407

(二)我国近岸海域环境形势依然严峻408

(三)我国海洋环境状况不容乐观409

(四)大陆架科学钻探411

(五)21世纪人类的水危机413

(六)我国是严重缺水国家417

三十、海洋酸化急剧上升严重威胁生态环境421

(一)海洋酸化速度之快“史无前例”421

(二)海洋酸化加速危及生态系统422

(三)海洋酸化对生态系统的威胁424

(四)澳洲大堡礁危机迫近425

(五)世界各地海洋酸化种种现象426

(六)如何应对海洋酸化428

登极篇435

三十一、极地科考435

(一)2007/2008国际极地年(IPY)435

(二)2011年我国极地科考成绩丰硕435

(三)我国第四次北极科考创多项新纪录438

(四)中国第五、第六次北极科考成果丰硕439

(五)北极地区上演五国“冷战”441

(六)30年中国南极科考成绩斐然442

(七)世界各国为何争相奔赴极地447

三十二、海陆冰川正在大幅缩减456

(一)全球冰川5年融化2万亿吨456

(二)北冰洋面积缩小到历史最低值456

(三)科学家发现海洋成为地球“储热器”458

(四)世界各地冰川缩减状况459

(五)美、英、俄竞相探索南极冰下湖奥秘463

(六)俄罗斯钻探南极冰下湖史前奥秘465

(七)极地冰川正在大幅缩减466

(八)南极冰下岩浆在沸腾468

三十三、全球变暖/变冷后果同样严重469

(一)全球变暖与自然灾害469

(二)全球变暖十大指标471

(三)阻止全球气候变暖只剩20年472

(四)全球气候变暖始于8000年前473

(五)气候变暖对地球和海洋会产生什么影响474

(六)地球气温上升1℃~5℃海洋将发生什么475

(七)科学家发出全球气候变暖新警告477

(八)地球迎来“微型冰河时代”477

(九)极端气候与海洋异常479

(十)气候变暖南极冰崩塌481

(十一)全球变暖导致海洋“死亡区”扩大482

(十二)NASA称人类经历最热的10年482

(十三)深海环境面临的威胁和影响483

(十四)世界各地气候变暖异常485

三十四、海平面变化及预测488

(一)全球变暖海面上升488

(二)10%的人口成难民488

(三)力争升温不超1.5℃489

(四)海平面上升预测489

(五)我国沿海海平面上升明显490

(六)海平面上升或将致多个岛国消失491

(七)我国沿海海平面创30年来最高492

(八)未来我国海平面呈上升趋势493

(九)世界各地海平面上升状况495

三十五、厄尔尼诺影响全球极端天气498

(一)全球持续增温498

(二)海平面不断上升498

(三)北极冰层变薄499

三十六、巴黎气候大会新协定要点501

(一)长远目标501

(二)减排目标501

(三)评估目标502

(四)透明度与资金502

(五)损失与破坏503

(六)中国的贡献503

致谢50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