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基于中国制造业的产业集聚变动实证研究【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 乔彬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
- ISBN:7802472962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181页
- 文件大小:9MB
- 文件页数:201页
- 主题词:制造工业-产业经济学-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基于中国制造业的产业集聚变动实证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1
一、产业集聚的概念1
二、产业集聚变动现象2
三、研究意义5
第二节 研究思路及内容框架6
一、研究思路6
二、研究内容8
三、研究方法9
四、创新之处10
第二章 产业集聚变动研究文献综述11
第一节 集聚经济发散说11
一、产业集聚形成因素的分析12
二、对产业集聚的存在性检验17
三、产业集聚效应的实证研究18
第二节 产业集聚收敛说24
一、产业集聚变动的实证研究24
二、不同变动因素与产业集聚改变29
第三节 现有理论的局限及拟开展的研究35
第三章 产业集聚变动因素的分析38
第一节 产业外生因素的分析(一)39
一、自然资源39
二、交通运输成本41
三、历史偶然因素43
四、技术条件45
第二节 产业外生因素的分析(二)47
一、政府行为47
二、市场51
三、知识溢出55
四、外商直接投资(FDI)59
第三节 产业内生因素的分析61
一、产业竞争状态62
二、产业自身运行状况69
第四节 小结71
第四章 产业集聚测度方法的新发展和中国制造业集聚变动特点分析73
第一节 产业集聚测度方法的演变和新发展73
一、第一代产业集聚程度测度方法74
二、第二代产业集聚程度测度方法77
三、第三代产业集聚程度测度方法84
四、小结88
第二节 中国制造业产业集聚实证分析的方法和数据说明89
一、方法89
二、数据90
第三节 制造业产业集聚的时间变化趋势91
一、制造业总体集聚变动变动幅度分析91
二、产业集聚变动幅度分析92
三、对中国制造业集聚水平的分类排序97
四、中美两位数制造业集聚指数比较100
第四节 中国制造业20年来产业集聚的空间演变分析101
一、结合集中度数据分析101
二、制造业集聚的地区差异和产业差异105
三、产业区位变动分析108
第五节 我国制造业产业集聚时空特点因素分析111
一、政策性和转轨性111
二、禀赋资源差异性112
三、外商直接投资集中性与产业集聚的高度吻合性113
四、知识外部性和产业关联性114
第六节 小结115
第五章 产业移动性与集聚变动116
第一节 中心—外围模型产业区位解释逻辑117
第二节 中国产业集聚变动与产业移动分析框架126
一、产业集聚变化与产业移动性理论分析126
二、产业集聚变化和产业移动性的实证研究框架129
第三节 产业集聚与产业移动性分析在中国的实证检验132
一、EG地理集中指数及年度间的比较132
二、产业集聚变动与中国制造业移动分析结果133
三、产业分组分析及与国际比较:1984~2003年134
第四节 结论138
第六章 动态外部性与产业集聚变动140
第一节 知识溢出与产业集聚140
一、知识类型及其传播特点141
二、知识溢出与产业集聚机理分析142
三、产业集聚的知识外部性类型分析146
第二节 产业生命周期、动态外部性与产业集聚变动148
一、理论假说148
二、产业生命周期与集聚变动149
三、动态外部性与产业集聚变动152
第三节 中国制造业动态外部性、产业生命周期与集聚变动的实证分析156
一、模型、变量选择及方法156
二、对动态外部性的估计160
第四节 产业集聚与经济增长161
一、产业集聚促进经济增长的机理分析161
二、产业集聚和经济增长互动机制的数理模型表述167
三、产业集聚变动与经济增长的理论假说及实证检验171
四、以产业集聚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建议173
第五节 结论178
第七章 结论179
第一节 本书的主要结论179
第二节 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的问题181
热门推荐
- 748475.html
- 2808628.html
- 88017.html
- 1474035.html
- 3439607.html
- 1603955.html
- 39480.html
- 2858157.html
- 1317051.html
- 332521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8733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2843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4932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0365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7631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6259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3850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0480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6478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603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