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排水工程【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排水工程
  • 黄毓嵩编著 著
  • 出版社: 自然科学文化事业公司出版部
  • ISBN:
  • 出版时间:1980
  • 标注页数:301页
  • 文件大小:16MB
  • 文件页数:305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排水工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六篇 排水工程1

第一章 排水概論1

Ⅰ 排水之定義與效果19

1.定義19

2.效果19

Ⅱ 土地過濕之原因與排水方法19

1.土地過濕之原因19

2.排水方法20

Ⅲ 排水之種類21

1.依排水方式分類21

2.依處理目標分類21

3.依排水處所分類22

第二章 現況調查24

Ⅰ 概述24

Ⅱ 踏勘24

Ⅲ 地形、地質與土壤25

Ⅳ 暴雨、洪水暨潮位26

1.暴雨26

2.洪水26

3.潮位27

Ⅴ 排水現況27

1.調查目的27

2.排水系統27

3.對於排水系統之調查,應注意各事項28

4.排水状況28

5.排水路29

6.排水設施30

7.排水河川流量之調查31

Ⅵ 漫水損害状況與原因32

1.調查對象32

2.浸水原因32

3.損害情況32

Ⅶ 灌溉現況34

第三章 排水計畫之方針36

Ⅰ 排水計劃之程序36

1.自然排水法36

2.機械排水法37

3.河口處理37

4.洪水調節37

5.濕地乾化38

6.排水計劃與灌漑用水38

Ⅱ 排水計劃中,應注意事項38

1.計劃基準雨量38

2.容許浸水39

3.内外水位之關係41

4.地下水位之限度43

5.機械排水43

6.河處理法45

7.排水計劃之效益48

8.排水改善後之效果49

第四章 排水量51

Ⅰ 概述51

Ⅱ 排水量推算之各種重要因素52

1.逕流率52

2.降雨強度55

3.洪水流達時間56

4.量水曲線57

5.逕流量之算定59

Ⅲ 計劃排水量62

1.計劃基準雨量62

2.最大洪水量62

3.排水量之實測法66

4.計劃排水量之決定67

5.機械排水量68

6.各地計劃排水量68

第五章 排水方式72

Ⅰ 概述72

Ⅱ 地上排水72

1.概要72

2.地上排水之排水量72

Ⅲ 地下排水74

1.概要74

2.地下排水之排水量74

第六章 排水設施75

Ⅰ 概述75

Ⅱ 排水區域之決定76

Ⅲ 排水路之設施76

1.排水路之定義76

2.排水路系統77

3.排水路之特性77

4.排水路線之佈置77

5.排水出口78

6.幹線排水路之決定79

7.支線排水路與最小排水路之決定79

8.排水路比降之決定79

9.排水路斷面之決定82

10.排水路與計劃排水量之關係83

Ⅳ 排水閘門之設施84

1.位置之決定84

2.斷面之決定84

Ⅴ 排水抽水機之決定87

1.位置之決定87

2.揚程之決定90

3.排水抽水機之種類、口徑與台数之決定91

4.附屬設備95

5.發動機96

6.抽水機馬力之計算法97

Ⅵ 河口之改善98

1.概述98

2.河口閉塞99

3.防砂堤99

4.河口改善100

Ⅶ 地下排水101

1.明渠式地下排水101

2.暗管式地下排水102

3.暗溝施工上應注意事項116

4.水田施以暗溝排水之效果117

5.暗溝排水用陶土管暨閘井管之規格118

6.低窪地带之排水123

第七篇 新生地開發工程128

第一章 新生地概論128

Ⅰ 定義128

Ⅱ 新生地之分類128

1.海埔新生地128

2.河埔新生地128

3.湖埔新生地129

Ⅲ 實施新生地開發計劃上應考慮要點129

1.大河口之感潮地區129

2.大小潮之潮差129

3.開發新生地所需經費129

4.築堤位置129

5.堤防前面之地形調查130

6.灌漑用水源130

7.築堤材料130

第二章 海埔新生地131

Ⅰ 概述131

Ⅱ 調查132

1.地質、土質、地下水132

2.風133

3.汐、潮溜133

4.風浪140

Ⅲ 防潮堤防工151

1.築堤線之選定151

2.堤防斷面152

3.堤防之浸潤線155

4.堤防之施工156

Ⅳ 截潮工165

1.截潮口165

2.截潮工法168

3.截導溝工172

4.海灘面抬高工172

Ⅴ 排水工173

1.概述173

2.區域外排水173

3.區域内排水173

4.排水閘門175

Ⅵ 用水工190

Ⅶ 新生地之除塩191

第三章 湖埔新生地194

Ⅰ 概述194

1.湖埔新生地開發方式195

2.築堤工197

Ⅲ 排水工197

Ⅳ 用水工203

1.概述203

2.用水計劃上特應留意事項204

Ⅴ 乾涸陸地之工作204

第四章 塡高新生地206

Ⅰ 概述206

Ⅱ 填高新生地之計劃207

1.填高新生地之高度、地面坡度、餘填207

2.護岸208

Ⅲ 填築210

1.概述210

2.填築與擋土212

3.填高新生地用土之硬軟問題及施工上應注意事項213

第八篇 開墾工程214

第一章 開墾之概論214

Ⅰ 開墾之定義214

Ⅱ 旱地開墾保護工之種類214

1.鋪草工214

2.水平溝214

3.階级工214

Ⅲ 開墾之範圍215

第二章 開墾適地217

Ⅰ 開墾適地之選擇217

Ⅱ 關墾適地選擇上應調查之項目及具備之條件217

1.氣溫217

2.用水217

3.土地之性質217

4.水土保特218

5.風致218

6.社會環境218

7.經濟價值218

8.附屬地218

9.與旣存農户之土地利用上之協調219

10.與水產業、礦業權或採石權等之協調219

第三章 開墾計劃之程序與概要220

Ⅰ 開墾計劃之原則上應具諸事項之觀念220

Ⅱ 土地之調查221

1.調查之目的221

2.製成原圖與測量221

Ⅲ 土地之分類221

1.日本土地之分類法222

2.美國土地之分類法225

Ⅳ 建設工程之計劃230

Ⅴ 土地利用計劃230

1.概述230

2.土地利用區分230

3.墾殖用地之分配231

第四章 建設工程計劃235

Ⅰ 灌溉、排水設施235

1.灌漑設施235

2.排水設施235

3.開墾計劃上須特為考慮灌漑、排水設施之要點235

Ⅱ 家庭用水設施236

Ⅲ 道路237

1.道路設施之對象237

2.路線佈置237

3.路寬238

4.縱坡238

5.横斷面形狀239

6.路面材料239

7.路面曲線239

Ⅳ 農道239

1.定義與目的239

2.農道與公路240

3.種類240

4.佈置241

5.農道之構造245

Ⅴ 防災林252

Ⅵ 水土保特254

第五章 開墾工程356

Ⅰ 拔根256

1.概述256

2.伐木256

3.人力拔根256

4.動力拔根257

5.火藥拔根257

Ⅱ 地上物清除與燒地258

Ⅲ 耕起及碎土259

Ⅳ 特殊開墾法260

1.簡易開墾260

2.梯田開墾261

3.泥炭地開墾261

Ⅴ 開田262

Ⅵ 開墾地土壤改良264

1.開墾地土壤之生產力低之原因264

2.開墾地土壤之物理的改良265

3.開墾地土壤之化學的改良266

第九篇 土地改良工程269

第一章 土壤改良之調查與劃分269

Ⅰ 土壤良之意義269

Ⅱ 需要改良之土地269

Ⅲ 調查土地現況270

1.灌漑土壤調查之目的與用途270

2.土壤之野外調查方法271

3.土壤之試驗與分析275

4.土壤分類與闡釋275

5.灌漑開發之土地分類276

6.滲透測驗276

Ⅳ 改良需要性之劃分279

1.需要除礫或客土改良之土地279

2.需要盤層改良或客砂之土地279

3.需要除塩之土地279

Ⅴ 農業現況及改良效果之調查試驗與預測281

1.農業現況之調查281

2.改良效果之調查與試驗及預測281

Ⅵ 改良所需材料之來源,輸送方式與費用之調查282

第二章 土壤改良計劃283

Ⅰ 前言283

Ⅱ 除礫283

Ⅲ 客土284

1.定義284

2.客土改良之目標284

3.客土之來源與客土質之調查試驗285

4.客土法285

5.田間客土方法與所需客土量286

6.客土輸送方法287

Ⅳ 放淤288

1.放淤計劃所需之基本資料289

2.放淤方式與土壤之變化291

3.放淤計劃原則29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