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革命史【2025|PDF下载-Epub版本|mobi电子书|kindle百度云盘下载】

中国革命史
  • 梁山主编副主编;夏炳才,祁汉斋 著
  • 出版社: 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
  • ISBN:7306000845
  • 出版时间:1988
  • 标注页数:513页
  • 文件大小:21MB
  • 文件页数:533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革命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代序1

第一章 古代的中国1

第一节 中华民族1

一、辽阔富饶的国土和伟大的民族1

二、悠久的历史和主要朝代3

第二节 古代中国的政治经济和科学文化4

一、强大的国家4

二、繁荣的经济7

三、先进的科学技术12

四、绚丽的思想文学艺术20

第三节 中国封建社会的衰落30

一、封建社会后期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萌芽30

二、早期中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的障碍32

第二章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37

第一节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端38

一、鸦片战争前的世界与中国38

二、第一次鸦片战争和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社会40

第二节 中国半殖民地程度的加深52

一、第二次鸦片战争52

二、边疆危机和中法战争59

第三节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65

一、日本对中国的入侵65

二、八国联军的侵略70

三、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主要特点76

四、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和革命任务79

第三章 太平天国农民战争81

第一节 战争的爆发和胜利进军81

一、战争爆发的社会背景81

二、拜上帝会的建立及其主张82

三、太平军的胜利进军85

第二节 太平天国的制度和政策88

一、政权的建立和《天朝田亩制度》88

二、其它制度和政策92

第三节 太平天国时期各地人民的起义96

一、会党起义96

二、捻军起义97

三、贵州、云南各族起义98

第四节 太平天国的失败99

一、太平天国政权的蜕变99

二、天京事变与石达开出走100

三、领导集团的重建和《资政新篇》的提出102

四、太平天国的失败及其历史教训105

第四章 洋务运动110

第一节 洋务运动的发生110

一、洋务运动发生时的中国政治经济状况110

二、洋务运动的准备113

三、洋务派的不同势力集团114

第二节 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115

一、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115

二、洋务运动经营的项目117

三、洋务派与顽固派的争论123

第三节 洋务运动的失败及其影响124

一、洋务运动的失败124

二、洋务运动的影响126

第五章 戊戌维新运动130

第一节 维新运动发生的社会背景130

一、民族危机的加深130

二、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133

第二节 维新运动的兴起135

一、维新运动的代表人物及其主张135

二、维新派的主要活动139

三、维新派与顽固派之争142

第三节 百日维新及其失败145

一、百日维新145

二、维新运动的失败147

三、维新运动的历史意义和教训151

第六章 辛亥革命153

第一节 民主革命的兴起和同盟会的成立153

一、辛亥革命前的中国社会153

二、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早期活动156

三、同盟会的成立及其纲领160

第二节 民主革命的蓬勃发展164

一、革命派和保皇派大论战164

二、革命党人的反清武装起义168

三、清政府的“立宪”171

四、铁路风潮174

第三节 武昌起义和中华民国的诞生176

一、武昌起义和湖北军政府的建立176

二、各省革命风云177

三、袁世凯北洋军阀的崛起180

四、中华民国的诞生182

五、辛亥革命成果被篡夺185

六、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和教训188

第四节 捍卫辛亥革命成果的斗争190

一、反袁“二次革命”和护国战争190

二、反皖护法战争201

第七章 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创立210

第一节 五四运动前夕的中国社会和新文化运动210

一、五四运动前夕的中国社会210

二、五四运动前的新文化运动213

第二节 五四爱国运动219

一、运动爆发的原因219

二、运动的爆发及其发展223

第三节 “五四”后的新文化运动228

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228

二、各种社会新思潮的争论233

第四节 中国共产党的创立240

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240

二、中共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和中国首次工人运动高潮245

第八章 国民革命253

第一节 国共合作的形成和国民革命的兴起253

一、国共合作的形成253

二、国民革命的兴起261

第二节 五卅反帝风暴和广东的统一266

一、五卅运动和省港大罢工266

二、广东革命根据地的统一269

第三节 围绕中国革命基本问题的思想政治斗争272

一、戴季陶主义的出现272

二、西山会议派的分裂活动和蒋系势力的抬头274

三、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革命基本问题的认识277

第四节 北伐战争279

一、北伐前夕的国内形势279

二、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282

三、工农运动的高涨284

第五节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破裂287

一、蒋介石四一二政变287

二、汪精卫武汉分共291

第九章 土地革命战争295

第一节 国民党政权的初期统治295

一、国民党政权的建立295

二、国民党政权的内外政策298

三、国民党统治的强化302

第二节 工农武装割据和国民党统治区的革命斗争308

一、工农武装割据的开端308

二、工农武装割据的发展318

三、国民党统治区的革命斗争327

第三节 红军战略大转移335

一、红军战争的失利和革命形势的丧失335

二、遵义会议和红军陕北会师339

三、南方三年游击战争342

第十章 抗日战争345

第一节 日本的武装入侵346

一、日军侵占东北346

二、日本侵入华北350

第二节 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形成355

一、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救国主张355

二、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实现357

第三节 全国抗战的开始361

一、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361

二、两个战场365

第四节 相持中的艰难岁月373

一、战略相持局面的出现373

二、敌后根据地的艰苦斗争382

第五节 抗日战争的胜利386

一、世界反法西斯战局的转折386

二、抗日战争的胜利392

第十一章 全国解放战争398

第一节 抗战胜利后人民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398

一、抗战胜利后的时局和各党派的建国主张398

二、重庆谈判和政治协商会议406

第二节 解放区军民挫败国民党的军事进攻411

一、全面内战的爆发411

二、国民党统治区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417

第三节 人民解放军的战略进攻和解放区的土地改革423

一、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423

二、解放区土地制度的改革426

三、国民政府的孤立429

第四节 全国解放战争的胜利432

一、战略决战432

二、国民党统治区财政经济的崩溃436

三、人民解放军向全国进军440

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444

第十二章 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448

第一节 全国大陆的解放和新区民主改革448

一、全国大陆的解放和各级人民政权的建立448

二、抗美援朝450

三、新区民主改革452

四、国营经济的建立和国民经济的恢复455

第二节 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459

一、中国共产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和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459

二、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463

三、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469

第三节 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开创472

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主要成就472

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失误480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开创487

附录 中国革命史大事年表496

热门推荐